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招聘 > 教职工招聘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2023下半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30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2023下半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30人

发布:2023-11-29 20:53:39  关注:1399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学校于200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区位优势,打造中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南方高地;致力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成为中国产教深度融合的促进者。学校现有广州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以及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学校设有26个学院,全日制普通在校生36000余人,研究生1900余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位于具有“客家古邑,万绿河源”之称的广东省河源市,校区交通便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总占地面积1081亩,2020年9月正式招生。学校致力于将河源校区建设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校区、职业教育人才“中高本硕”贯通培养的引领校区。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校地融合,紧密围绕“河源之所需,广师大之所能”的原则,全面融入河源市“融湾”“融深”发展战略,面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人才需求和产业需求,积极服务于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校区各项事业更好发展,现面向海内外延揽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竭诚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河源校区。

一、招聘对象

高层次人才岗位:普通高等院校2023年应届毕业生、2024年毕业生以及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学习、国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其他符合应聘条件人员。

青年人才岗位:普通高等院校2023年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上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学习、国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其他符合应聘条件人员。

二、招聘岗位

详见附件1和附件2

三、工作地点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

四、招聘基本条件

(一)报考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4.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具备报考岗位所需其他条件,详见《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2023年下半年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表》(附件1)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2023年下半年招聘青年人才岗位表》(附件2)。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考:

1.受过刑事处罚的;

2.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

3.被开除公职的;

4.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薪酬待遇

高层次人才岗位聘用人员择优纳入事业编制管理并给予相关人才引进待遇;青年人才岗位聘用人员纳入学校岗位总量管理,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享受学校规定的薪酬待遇。

六、报名

(一)报名时间

1.高层次人才岗位不设报名时间,招满即止。

2.青年人才岗位报名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12月20日止。

(二)报名方式

采用邮件报名,报名邮件主题为“姓名+河源校区+应聘单位+岗位代码”,每人限报1个岗位。应聘人员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高层次人才岗位应聘人员信息表》或《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河源校区青年人才岗位应聘人员信息表》(附件3或4)和相关佐证材料文件投递到报名岗位的对应邮箱(详见附件1和2)。应聘人员须按照信息表填写内容和岗位表要求提供佐证材料,报名佐证材料提供不齐者,将会影响报名资格审查结果。

请按下列顺序将所有佐证材料扫描件制成一个PDF文档(注:附件大小请勿超过8M):

1.个人简历;

2.身份证;

3.毕业证、学位证(含大专、本科、硕士等学习阶段),港澳台学习、国外留学归国人员还须提供教育部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

4.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5.有工作经历者提供工作(实践)经历证明(含劳动合同和社保缴费证明等可以佐证工作年限的材料),2023年应届毕业生提供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6.成绩单(按最高学历提供)、外语水平等级证书;

7.业绩成果、获奖证明及招聘要求的其他证明材料(如中共党员证明等)。

(三)注意事项

1.青年人才岗位应聘人员须在报名时取得最高学历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港澳台学习、国外留学归国的人员还须在报名时取得相应的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书。

2.应聘人员不得报考所学专业代码与招考岗位专业代码不一致的岗位。所学专业未列入专业目录(没有专业代码)的,可选择招聘专业中相近专业报考。所学专业必修课程须与报考岗位要求的专业主要课程基本一致,并在报名时提供毕业证书、所学专业课程成绩单(须毕业学校教务处或者研究生院盖章确认)、院校出具的课程对比情况说明及毕业院校设置专业的依据等材料。对含有两个以上培养方向的专业,如招考岗位已明确具体培养方向的,报考人员须符合具体培养方向方可报考。如专业目录中的“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A120202),其岗位条件为“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那么专业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方向的不可报考。除专业目录有列出培养方向的专业外,其他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后面以括号等形式列出的培养方向不能作为报考专业的依据。

3.落实回避规定要求,应聘人员与学校领导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应聘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应聘人员与学校用人单位负责人有上述亲属关系的,一般不得应聘与其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

七、应聘流程

(一)高层次人才岗位

1.用人单位根据报名情况择机进行资格初审、并通知资格初审通过的应聘人员进行面试(业务能力测试)。

2.学校对通过用人单位面试的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并提交学校相关会议进行审议。

3.经体检、考察、学校相关会议审议通过,择机确定并公示拟聘用人选。

4.拟聘用人选经公示无异议的,按照有关要求办理后续手续。2023年毕业生需在1个月内办完入职手续;2024年毕业生在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后1个月内办完入职手续;调动人员需在6个月内办完入职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入职资格。

(二)青年人才岗位

1.资格初审:报名时间截止后,学校按照招聘岗位条件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参加考试人员名单和考试安排将于报名工作结束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人事处网页公布。请应聘人员届时登录查看,不再另行通知。

2.考试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考试(笔试+岗位技能测试)+第二阶段考试(综合面试)”。

第一阶段考试(笔试+岗位技能测试)

(1)笔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2)笔试主要测评基本能力和专业素质,采取闭卷考试形式进行,不指定考试复习用书。

笔试成绩按100分计算,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60分为合格分数线。笔试结束后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人事处网页公布笔试成绩,并在笔试成绩合格者中根据成绩高低顺序,每个招聘岗位按1:3的比例公布参加岗位技能测试人员名单。未达到上述比例要求则按实际符合岗位技能测试条件的人数进行。如果发生笔试成绩相同情况,则成绩相同人员视为并列名次。

(3)岗位技能测试主要考查应聘者的师德师风及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等。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岗位技能测试成绩按100分计算,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80分为合格分数线,岗位技能测试成绩不合格者不列入综合面试人员名单,岗位技能测试成绩在考生测试完毕后公布。如同一岗位考生的岗位技能测试成绩相同的,视为并列名次。在成绩合格者中根据成绩高低顺序,每个岗位按招聘人数1:2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列入学校综合面试人员。如果入围人数达不到1:2的,按照实际符合学校综合面试条件的人数进行。

(4)第一阶段考试成绩

第一阶段考试成绩=笔试成绩*40%+岗位技能测试成绩*60%

第二阶段考试(综合面试)

学校成立综合面试评审小组负责面试评审工作。综合面试采取现场问答的方式进行,综合面试的具体安排由学校另行通知列入综合面试人员。综合面试成绩按100分计算,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80分为合格分数线,综合面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聘用。综合面试成绩在考生面试完毕后公布。

考试总成绩的计算方法如下:

考试总成绩=第一阶段成绩*50%+第二阶段考试成绩*50%。

考试总成绩按100分计算,成绩计算到小数点后2位。考试总成绩在综合面试完毕后当场公布。如同一岗位考生的考试总成绩相同的,则按照岗位测试成绩高低顺序确定名次;如岗位测试成绩仍然相同的,则按综合面试主评委给分高低顺序确定名次。

3.体检和考察

根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序,每个招聘岗位按1:1比例确定体检人员,经体检、考察合格后提交学校讨论确定拟聘人选。拟聘用人选经公示无异议的,按照有关要求办理后续手续。拟聘用人员原则上须在公示期满后1个月内提交齐备入职材料,未按规定提交齐备入职材料者视为自动放弃。

推荐:更多教职工招聘请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云浮人才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云浮人才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云浮人才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中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南方高地、产教融合促进者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坐落于广东省省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于200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区位优势,打造中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南方高地;致力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成为中国产教深度融合的促进者。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全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1998年转型为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全国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615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4.45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为230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5726种;中文电子图书约112万种、中外文学位论文约480万篇。建设有校内实验及实训场所264个,建筑面积11.7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6亿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73个、校外教育实践实习基地179个。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主要学科门类,民族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25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182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72人。   人才培养。学校现设有24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4984人;开设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5个,文科类专业39个;师范类专业36个;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9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10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400多项、省级奖励900多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科研平台,入选国家民委研究基地1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建有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5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基地,13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平台、10个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团队。此外,学校还与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河源市人民政府共建了河源研究院。近三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国家社科基金共50项(自然科学33项,人文社科17项),其中,202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实现了申报项目数超100项、立项数超10项、立项率超10%“三个一”的突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项(自然科学14项,人文社科3项),其中,2021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4项。   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现有正副高职称教师5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79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高层次人才。   社会服务。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学校是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省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单位。学校充分挖掘民族教育和学科资源,促进民族艺术、民族体育与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交叉融合,曾两度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获评广东省民宗委第二批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彰显了学校民族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学校共举办各级各类职教师资培训班1700多期,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高职院校的校长、管理人员及专业骨干教师7万多人次。   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海外近20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先后招收和培养来自亚、非、欧、美等洲50多个国家的3000千多名来华留学生;自2013年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开设以来,先后有287名学生荣获该奖项,连年位居广东省属高校前列。学校长期聘请外籍知名专家、学者等来校任教、讲学,先后选派多批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近200人次赴海外高校培训、研修和访学。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职业教育“走出去”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知华、友华、爱华”国际化人才,形成了以本科教学为主,本科、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培训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新体系。   发展愿景。办学六十多年来,学校虽数易其名,却不改初心。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厚德博学、唯实求新”校训,坚持“学科建设上水平、服务职教创特色”和“做强新工科、做特新师范、做优新文科、做大国际合作与社会服务”发展思路,坚守“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特色发展”办学定位,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凝聚“稳规模、调结构、布新局、深改革、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共识,坚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系统发展、产教融合发展四大发展战略,实施党建引领等九大工程、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等十大体系,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和高水平应用型专门人才,努力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创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技术师范大学。(2022年6月更新)
[查看更多]